| 加工定制:是 | | 品牌:新魅 | | 型号:100 | |
| 杀有害菌率:99 % | | 除尘率:99 % | | 废气净化率:99 % | |
| 净化级别:99 | | 适用面积:99 ㎡ | | 杀霉菌率:99 % | |
| 负离子浓度:99 个/m3 | | | | | |
SPF动物实验室,GF动物实验室,CL动物实验室,CV动物实验室,动物实验室规划设计,动物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规划,实验室设计,动物实验室等级,动物房管理,广州动物房,广东动物房,东莞动物实验室建设,深圳动物实验室建设,珠海动物实验室建设,中山动物实验室建设,佛山动物实验室建设,动物实验室建设成本,动物实验室建设造价,动物实验室,广州新魅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1.
实验动物等级 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监测等级,我国对实验动物等级实行四级标准,即普通动物(CV
)、清洁动物(CL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
)和无菌动物(GF
)。有些国家的实验动物等级与我国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
2.
环境分类 根据国家*新的《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14925-2010
)的要求,实验动物的环境共分为三类,即普通环境、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其中普通环境适用于饲育普通级实验动物,屏障环境适用于饲育清洁级实验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实验动物,隔离环境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悉生及无菌实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实验动物(SPF
)可以在屏障环境或隔离环境中饲养,一般采用屏障环境较多。根据实验动物的等级而不是根据实验动物的种类来确定实验动物饲育环境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同一种动物可以有从普通级到无菌级不同的等级。但在设计实践中,对于一般动物房而言(如药厂附设的用于药品成品检验的动物房),通常比较多的将犬、猴、兔归于普通环境,将大鼠、小鼠归于屏障环境。
3.
洁净等级的划分 规范规定了动物房不同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普通环境无空气洁净度要求,屏障环境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
万级,隔离环境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00
级。
4.
工艺设计要点 一般的动物房布置包括前区、动物实验区和辅助区。 前区:包括办公室、库房、饲料室、一般走廊等。 动物实验区:包括检疫室、缓冲室、饲养室、清洁物品贮藏室、清洁走廊、污物走廊等。 辅助区:包括清洗消毒室、解剖室、废弃物品存放间、人员更衣间、淋浴间等。
上述区域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人物流的走向和方便操作管理等因素合理设置。 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均应在压强变化相交接处设有缓冲设施。
4.1
单走廊布置 单走廊布置顾名思义就是不分清洁走廊和污物走廊,也称混合走廊。一般在动物房设计中,这种形式采取的不是很多。因为无法保证洁物和污物的彻底分流,一般用于普通环境的情况比较多。单走廊的优点是节省空间,流线也比较紧凑。
4.2
双走廊布置 双走廊布置,即清洁走廊与污物走廊分开设置,用以确保动物饲养室的洁净度。双走廊的布置消除了干净笼子和污染笼子的混合,以及供给和垃圾混合可能性,减少了交叉污染的危险。由于清洁走廊、饲养室、污物走廊的空气压差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在饲养室前后应设置缓冲设施。如前室、缓冲室。一般前室有两个作用:
(1
)缓冲;
(2
)操作,如注射给药、灌瓶等。双走廊布置 进入屏障环境的饲料、垫料等物品应经灭菌处理后方能供动物使用。在考虑灭菌设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合理布局,使饲料、垫料、饮用水等物品的灭菌与笼具的灭菌共用一处灭菌设施以提高灭菌器的利用率,节省投资。灭菌器应该采用双扉式。 屏障环境的洗衣设施并不强求安排在屏障环境中,但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一般可在普通去洗涤,然后利用上述双扉灭菌器灭菌后再由洁净区送至更衣间。 由于污物走廊与饲养室之间设有缓冲设施,且人、物均严禁从污物走廊进入饲养室,因此污物走廊除保证与饲养室之间有大于20Pa
的压差外,空气洁净度可按普通区考虑。合理安排人员、动物、物品的流向路线、清污互不干扰。
4.3
独立送排风隔离笼具(IVC
) IVC
在实验动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IVC
可以用于SPF
级实验动物的繁育生产。
(2
)适合少量或珍贵清洁级、SPF
级实验动物的繁育、保种。
(3
)短期的各类动物实验使用IVC
,更符合实际的需要。
(4
)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动物感染实验应用负压IVC
饲养动物。 IVC
由4
个部分组成:送风系统、排风系统、笼架、鼠盒。每个鼠盒均有单独的送风口和排风口。盒盖上设有带过滤的出气孔,方便鼠盒的搬运,另设有饮水瓶和饲料盆,换饲料换水无需打开鼠盒。鼠盒内空气洁净度达100
级,落下菌数0
个/
皿,可以更严格地控制鼠盒的内环境。
4.4
空气压差梯度
4.4.1
普通环境:普通环境无压差梯度要求,但考虑到有的区域为功毒区,需要将该区域设置为绝对负压。
4.4.2
屏障环境: 双走廊布置压差梯度为:清洁走廊>
前室>
饲养室>
缓冲室>
污物走廊 这样的梯度控制可以保证清洁走廊的洁净,从不会受到运行中的其他饲养室空气的影响。当某一饲养室的空气因各种原因被污染后,污染空气泄至污物走廊而被排出,进入该饲养室的人员也应遵循单向的原则,在处理工作完成后从污走廊走出,从而将污染控制在*小范围内。
5.
总结
5.1
应根据实验动物的等级而不是根据实验动物的种类来确定动物的饲养环境。
5.2
工艺设计中,一般单走廊布置可用于普通环境,屏障环境不宜采用单走廊布置,宜采用双走廊布置。
5.3
应合理控制屏障环境的压差梯度,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
参考资料
1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14925-2010
)
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版)
3
周相涵.
实验动物房建筑设计的探讨[J].
造船工业建筑,2005
,3
,37-41 4
高志刚.
浅谈实验动物房的设计[J].
医药工程设计杂志,2003
,24
(6
),9-13 5
战大伟.
独立通风笼(IVC
)在实验动物学中的应用[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
,16
(10
),631-634